第三回合初賽報道

第三回合初賽 戰況直擊
《星島日報》二O一八年一月三十一日
 
採訪及攝影:陳嘉賢、黃瑛
第三回合初賽戰況及評判評語,明日繼續於本報連載。如欲提交辯題、查詢比賽詳情及重溫簡介會錄影片段,可瀏覽網頁:www.stheadline.com/debate。

樂善堂梁銶琚書院 論證有力順利晉級
辯  題: 香港應全面禁煙
正方學校: 香海正覺蓮社佛教正覺中學
正方同學: 劉家聰(主辯)
蘇澤晞(第一副辯)
王學霖(第二副辯)
反方學校: 樂善堂梁銶琚書院
反方同學: 譚詩茵(主辯) 最佳辯論員
胡泳芝(第一副辯) 最佳交互答問辯論員
鄭林(第二副辯)
  正方香海正覺蓮社佛教正覺中學引用多個數據,指出吸煙對人體帶來的傷害,並回顧香港逐步收緊吸煙範圍,多年來在減少吸煙人數方面的努力,漸見成效;更指包括香港在內的多個地區已將全面禁煙列為終極目標。

  反方樂善堂梁銶琚書院反唇相譏,認為吸煙只是壞習慣,質疑是否所有壞習慣都要立法禁止。反方認為全面禁煙有三大弊端,首先,禁煙會增加走私活動;其二,立法欠缺法理基礎;最後,全面禁煙並無社會共識,勢增社會矛盾。

  正方繼續將主綫放在吸煙對身體的禍害上,並用多年前影星尤伯連納逝世前所拍的禁煙廣告為例,認為吸煙可以致命,造成一人受罪,全家不幸。反方強調香港已對香煙徵收重稅,完全彌補香煙對社會造成的禍害,並質疑對手於社會無益須禁止的論點。

  評判認為,反方在控煙與全面禁煙的分析上較為理想,也有提及走私煙問題。正方在處理辯題時,論證邏輯較薄弱,未能有力論證全面禁煙的逼切性,也沒有回應對手提出的走私煙論點。最終反方獲判勝出。

順德聯誼總會鄭裕彤中學 堅守主綫力壓對手
辯  題: 港府應立法規管光污染
正方學校: 順德聯誼總會鄭裕彤中學
正方同學: 施為城(主辯)
鄧潤芝(第一副辯)
李嘉豪(第二副辯) 最佳辯論員 最佳交互答問辯論員
反方學校: 德望學校
反方同學: 馬曉晴(主辯)
譚穗欣(第一副辯)
王軒芝(第二副辯)
  正方順德聯誼總會鄭裕彤中學指出,香港光污染嚴重,年前推出的《戶外燈光約章》屬自願性質,參與商戶數目不足。因此立法規管有兩大逼切性。首先,光污染已對居民造成嚴重身心傷害;其次,政府為解決光污染推出的自願《約章》,無法吸引足夠商戶共同應對問題。

  反方德望學校質疑對手,是否不好的東西都要全面禁止。反方認為立法規管帶來兩大問題,首先,光污染非光源本身的問題,而是政府城市規劃不當,將商業區與住宅區混合,污染源頭並非商家;其次,針對光污染執法十分困難,並不可行。

  正方指立法旨在規管商鋪在晚上十一時後不可使用強光,對商鋪影響輕微。正方更進一步以《噪音管制條例》為例,說明光污染條例在執法上可作參考,執法並不困難。反方將重點放在光污染責任誰屬上,認為光污染問題是政府當初城市規劃失誤導致,立法卻是懲罰商戶,十分不公平。

  評判認為,反方提出城市規劃問題為一大亮點,但在辯論時太過倚賴這個論點,忽視政府立法除了須考慮責任問題,還須考慮影響性。正方以兩條主綫推進,針對辯題的逼切性及嚴重性。此外,反方以問題嚴重是否都應該立法來回應對手,應對欠理想,說服力不足。

寶血會上智英文書院 論點回應俱佳致勝
辯  題: 本港開放網約車市場利大於弊
正方學校: 寶血會上智英文書院
正方同學: 梁淑娟(主辯) 最佳交互答問辯論員
陳若楠(第一副辯) 最佳辯論員
李沛瞳(第二副辯)
反方學校: 民生書院
反方同學: 林嘉欣(主辯)
尹正亮(第一副辯)
林嘉禧(第二副辯)
  正方寶血會上智英文書院支持辯題基於兩大原因:一、網約車市場有助促進競爭,令的士不再壟斷市場,有助改善服務;二、開放網約車可以滿足市民的需要,因的士常被投訴出現拒載情況。開放網約車市場,引入評分制度,讓乘客按司機的服務質素而訂出優劣,令消費者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服務。

  反方民生書院反問:開放網約車市場是否真的可提升的士質素?要求正方論證兩者有何必然關係。反方指出,開放網約車市場一大弊處是加劇交通擠塞;政府鼓勵市民使用集體運輸工具,一旦開放網約車,只會令私家車數量大增,長遠影響路面交通及造成路邊空氣污染,最終影響市民的健康。

  正方指出,開放網約車市場可以製造誘因,令的士司機有壓力需要改善服務質素;又引述消委會的建議應立法規管網約車制度,首階段發出一千五百個網約車牌照,而且加入不准兜路等條文,以解決路面擠塞情況。另外,網約車是由現有車主申請登記成為網約車司機,不會令私家車數量突然大增。反方則移向的士司機立場,認為兼職網約車司機勢將剝削的士司機的收入。

  評判指出,雙方的演說技巧相若,勝負關鍵在於時間控制上,反方曾出現兩次超時發言,因而令比分拉闊;論點方面,反方集中論述網約車對的士造成的影響,惟對於正方的建議和類比例子,欠缺有效的回應。正方以佔優的論點和回應勝出賽事。

德蘭中學 論點清晰具說服力
辯  題: 東江水供港協議維持「統包總額」方式利大於弊
正方學校: 聖羅撒書院
正方同學: 吳卓珈(主辯)
陳綽䌊(第一副辯)
林妍佩(第二副辯) 最佳辯論員
反方學校: 德蘭中學
反方同學: 梁嘉琪(主辯)
黎詠恩(第一副辯)
莫曉兒(第二副辯) 最佳交互答問辯論員
  正方聖羅撒書院從兩方面論證辯題:一、「統包總額」方式可令香港免受東江沿岸其他城市搶奪水資源的威脅,確保有穩定的供水量;二、未來本港人口將增加一百萬,必須有穩定的供水量以利未來發展。

  反方德蘭中學認為,香港每年均出現未用盡供水配額,逾十億立方米食水白白被浪費。再者,因有剩水出現,導致市民對節約用水的意識薄弱。反方建議採用按量收費方法取代「統包總額」。反方又批評當局沒有訂立明確的節約用水政策,例如城市輸水管道漏水情況嚴重,每年約有百分之十五用水量因水管漏水而耗掉,浪費公帑。

  正方駁斥指,按量收費無法確保香港有穩定供水量,而沿用「統包總額」方法雖有剩水情況,但較供應量不足為佳;又以福建為例子,採用按量收費後,因不足夠與其他東江沿岸城市競爭,以致出現缺水情況。反方提出,香港必須建立自己的水資源,例如興建海水化淡廠,以保持供水穩定。

  評判指出,雙方分野在於主綫設計上,正方開辯時闡述要維持水源穩定,但後來未能充分解釋如何保持穩定,尤其提出東江將面臨旱災,若是發生旱災,是否能通過「統包總額」方式確保香港有足夠供水。反方所言的按量收費、剩水及開拓水源等論點,均較具說服力。



樂善堂梁銶琚書院以全面禁煙會催生走私煙反證辯題。

順德聯誼總會鄭裕彤中學從立法可平衡商家及市民權益為辯論主綫。

寶血會上智英文書院晉級下一回合。

德蘭中學以佔優的主綫設計和論點,獲得評判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