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中文組冠軍華英中學。 |
 |
英文組冠軍保良局百周年李兆忠紀念中學。 |
「星島全港校際辯論比賽」是學界一年一度的盛事,今屆中文組參賽隊伍共一百四十隊,英文組有五十六隊。中文組首輪初賽於去年十一月展開,經過七輪淘汰賽後,五月十九日於伊利沙伯體育館舞台上演冠軍爭奪戰,逾二千名師生、家長及嘉賓出席欣賞賽事,場面熱鬧。
評判團陣容鼎盛
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擔任主禮嘉賓,中文組評判團包括《星島日報》行政總裁及總編輯黎廷瑤、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主席黃嘉純、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中文辯論隊首席顧問蕭少滔、前立法會議員李華明及資深大律師湯家驊。總決賽由正方趙聿修紀念中學對戰反方華英中學,辯題為「港府應擱置於全港小學推行『基本能力評估』」。
正方由開辯至中段均把重點放在社會輿論對「基本能力評估」劣評如潮,即使更改名稱和改良內容,仍是換湯不換藥,無助減少小學生操練風氣。第二副辯陳俊熹引述一名小三生心聲,他問家長:「究竟人類生存的意義是否只為做基本能力測試的補充練習?」語出即令台下觀眾忍俊不禁。正方力言「基本能力評估」不僅令學校、教師和家長無所適從,更為學生帶來沉重的操練壓力,理應擱置。
反方在中段前不斷逼問對手擱置「基本能力評估」的必要性何在,強調現行優化方案已改善早前為人詬病的情況,沒有擱置必要。再者,通過統一測試才能收集客觀數據,以協助學校改善教與學效能。例如二○一三年當局正是基於評估數據發現學生的語文能力稍遜,故撥款五十億元予語文基金,以協助學校進行相關改革。反方又引述早前曾接受改良版「基本能力評估」的五十所小學的意見,反應屬於正面,當中一所小學的校長、家長和學生亦反映評估合理,沒有給學生帶來操練壓力。
妙喻取譬 贏得掌聲
正方多次重申小學不應只局限操練中、英、數能力,應培養學生的德、智、體、群、美多元發展。面對反方多次追問一旦擱置「基本能力評估」將如何收集全港數據,正方未有正面回應。反方第二副辯王逸研直言對手像一個欠交功課的學生,遲遲不肯回覆何時才可交出功課。「幾時交?我唔知喎!考慮緊,可能明天,可能後天……唔知喎!仲諗緊!這樣的立場與正方如出一轍!究竟有何問題嚴重到今天必須擱置才可解決?」語畢引發台下一陣掌聲。
進入自由辯論,正方終於明確交代擱置「基本能力評估」後可留出討論空間,讓公眾選擇一個適合的方案。「教育局官員要出席公聽會和檢討委員會去聆聽不同專家的提案和民意,究竟是抽樣、電腦化,還是觀測評估多元化去做,而不只是通過考卷,完全抹殺其他可能性。」正方第二副辯陳俊熹說。
華英中學重奪冠軍
到了結辯,反方主辯余沛凝刻意放慢語速,指發現語速太慢,猶如發現「基本能力評估」有問題,只要通過調節便可改善,沒有擱置必要。她力言自己也是學生,明白學生的壓力大,「但問題是一句擱置容易,高喊『還學生一個美好童年』的口號好聽,可能獲得全場掌聲,但掌聲過後怎樣?之後的教育進程應如何?對方從來沒有講過!」
評判認為,正方花太多篇幅陳述社會輿論,中段之後才提出明確的主綫,可惜為時已晚。反方的論點和推論有力和合理,獲判勝出。反方第二副辯王逸研的急才獲評判青睞,獲頒「最佳辯論員」獎項。
評判讚雙方辯論水平高
 |
 |
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主席黃嘉純(左)上台接受紀念品。 |
 |
 |
資深大律師湯家驊擔任中文組評講。 |
 |
 |
資深大律師石永泰擔任英文組評講。 |
 |
 |
中文組評判黃嘉純(左起)、李華明、黎廷瑤、湯家驊及蕭少滔。 |
黃嘉純:團隊合作 默契良好
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主席黃嘉純表示,以中學生來說,雙方用詞和表達能力比預期高,表現良好。他特別欣賞反方華英中學三位辯論員之間有很好的默契,論點分布恰當,而且語速控制較佳,咬字清楚。雖然雙方都提出不少論點,但以反方的發揮較佳,「反方能夠闡述基本能力評估發揮哪些正面作用,但正方指評估試沒有任何作用,對於這個論點,個人不太支持。」他又讚賞反方第二副辯具幽默感,表現值得嘉許。
湯家驊:由衷而發 具說服力
資深大律師湯家驊指出,雙方都出現語速偏快問題,「辯論不是鬥快和鬥講得多,而是鬥最具說服力。很多辯論員通病是語速很快,特別是第一個發言,想將論點全部講出,但語速太快其實會令聽者趕不及聽,也聽得不清楚。」他又欣賞反方主辯結辯的表現,「首先她沒有看『貓紙』,發言時予人感覺是由衷而發,好處是說服力較強,其次是她故意說得慢一點以充實論點,講得慢的好處是讓人有機會去思考,總結整個理據的重點何在。」
蕭少滔:材料總量 略嫌不足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中文辯論隊首席顧問蕭少滔表示,由於相關議題在社會上已討論一段日子,包括情緒表達,但正方用了三分二時間闡述社會上的反應,導致未有足夠材料立論,成為最大致命傷。直至台下提問環節時,正方才回應對手的連番追問,指大家應從長計議進行諮詢等。從內容質量上,雙方運用材料的總量都不多,正方把原應用作背景襯托的材料,用於主要陳述上,反方的材料亦是在自由辯論時才發揮出來。在有限的材料下,反方的發揮佔優。
李華明:留意語速 不宜太急
前立法會議員李華明表示,雙方的毛病是語速太急,尤其是正方主辯,雖然有內容和詞鋒,但因語速太快,令評判難以消化其內容。他勸勉辯論員不宜急於說出內容,欲速則不達。論點和論據方面,正方原本具有輿論上優勢,但卻成為「包袱」,花太多時間闡述民意,沒有開拓其他論點。即使是新加坡和芬蘭等例子也屬蜻蜓點水,欠缺深入分析。反方在處理和回應上較佳,尤其欣賞第二副辯表現淡定,毋須手執講稿,成功吸引觀眾注意。
黎廷瑤:反方立論較完整
《星島日報》行政總裁及總編輯黎廷瑤表示,正方從感性出發,不斷提出社會上有許多反對評估試的聲音和不滿,但辯論比賽不能只訴諸群眾情緒,而是建基於立論、論據及推論。正方在這方面的發揮較薄弱,反方則稍為有一個完整的立論框架,例如反方提出需要有數據去優化教育,又提出理由相信這做法不會對學生構成操練,全是較有力的論據。
他又指正方強調新加坡和芬蘭等地都沒有評估試,香港也無必要,但論點缺乏詳細解釋,無法有力佐證。同樣反方只引述一、兩個例子說明優化評估試的優點,但廣泛性不足,值得留意。
張建宗:辯論經驗 終身受用
 |
 |
主禮嘉賓政務司司長張建宗致辭。 |
主禮嘉賓政務司司長張建宗致辭時表示,衷心多謝《星島日報》一直不遺餘力推動辯論文化,提供機會讓中學生關心社會。三十二年以來,星島學界辯論造就不少精英,在政務主任職系中,很多高官都是昔日辯論隊成員。他笑言,辯論隊員投考政務官肯定有優先權。此外,不少社會領袖、立法會議員、傳媒朋友和學者等,在求學時期亦是辯論隊成員,在辯論過程中取得的經驗、知識和技巧,無論比賽勝負,都是終身受用,日後不論在任何領域都可以一展所長。
張建宗表示,很多人以為辯論的致勝之道是詞鋒厲害,把對手駁擊得毫無反擊之力,但其實真正的致勝之道是細心聆聽,了解對手的觀點,找出漏洞,以理服人。「好似一位鋼琴家必須擅於聆聽音韻,琴技才可以造詣高超。書法家必須多看法帖,才可寫得一手好字。」
他又說,一場成功的辯論背後往往是師生團隊的精心布局、苦練、思考和協作。「我認為辯論不是要霸道,而是要有風度。辯論不是要鬥大聲和氣勢,最重要是尊重別人的意見,對事不對人,以理服人。」
楊建文:聆聽尊重 以理服人
 |
 |
伯恩光學(香港)有限公司總裁楊建文。 |
今屆星島辯論比賽獲得伯恩光學(香港)有限公司全力贊助,該公司總裁楊建文博士表示,集團向來重視本港教育發展,星島辯論比賽極具規模及教育意義 ,故非常樂意贊助,讓年輕人通過辯論提升思辨能力,豐富課外學習體驗,「我們亦希望通過推動辯論文化,培養學生理性地討論社會議題,聆聽和尊重不同持份者的意見,並學懂以事論事、以理服人。」
楊建文又認為,辯論技巧涉及語文及演說能力,辯論員要在有限的時間內言簡意賅地表達論點,並須與隊友互相配合,相信經過這些磨練,有助學生提升溝通及組織能力,對未來發展有所得益。此外,他欣賞星島集團多年來對推動學界辯論比賽不遺餘力,得到學界及公眾支持,覆蓋深遠,更培養尖子無數,對社會發展有正面影響。
冠軍華英:磨練多年 夢想成真
華英中學在星島辯論比賽屢次獲獎,包括在第二十五屆取得總冠軍,當時在場觀賽的三位辯論隊新成員余沛凝、何浩璋和王逸研,正是受到台上師兄師姐雄辯滔滔的表現所感動,立志鍛練辯論技巧,希望他朝能踏上伊館舞台。經過多年磨練,今天終於夢想成真。
「能夠達成自己的承諾和目標,此一刻極為滿足和開心!」何浩璋代表隊友說出心聲。他稱五年來參加近四十場比賽,對於每次出賽機會都很珍惜,當中有贏有輸,而落敗後體會更深刻。「有時輸細節、輸合作,或是臨場失準,令我明白要做好一件事情,很多細節不能忽略,而且在挫敗中令我們學懂不要自滿。」
主辯余沛凝坦言在辯論路途上曾遇上樽頸,覺得發揮未如理想,也曾懷疑自己是否適合辯論,加上準備辯論須付出很多時間和精力,難免感到辛苦。但現在回想過去付出的一切,覺得十分值得。
奪得「最佳辯論員」獎項的王逸研笑言自己像病毒,面對不同挑戰時會快速分裂、迭代和矯正,奮勇向前,「無論是被打敗或成功克服困境,都會一直成長下去。如果抱持這信念,最終會成為一種超級病毒,所以短暫的失敗不代表甚麼!」
成功栽培辯論隊有良好心理質素的教練賴礎賢表示,幸運地擁有一班很願意為辯論付出的學生,「可能是我們的承接做得比較好,一些出色的辯論員在畢業後都會回母校擔任教練,把學到的知識和技巧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星島第三十二屆全港校際辯論比賽得獎名單 |
中文組 |
冠軍: |
華英中學 |
亞軍: |
趙聿修紀念中學 |
季軍: |
寶血會上智英文書院、庇理羅士女子中學 |
總決賽最佳辯論員 |
華英中學第二副辯王逸研 |
最傑出表現獎 |
陳曉嵐(順德聯誼總會李兆基中學)、李兆康(聖若瑟書院)、蘇雯慧(藍田聖保祿中學) |
最佳辯題獎 |
何明華會督銀禧中學:交通工具上的關愛座制度不能提倡社會關愛風氣 |
最佳進步獎 |
天主教郭得勝中學 |
英文組 |
冠軍: |
保良局百周年李兆忠紀念中學 |
亞軍: |
聖保羅男女中學 |
季軍: |
何明華會督銀禧中學、保良局顏寶鈴書院 |
總決賽最佳辯論員 |
保良局百周年李兆忠紀念中學第二副辯Jacky Pang |
最傑出表現獎 |
郭幸煒(聖馬可中學)、劉欣訊(保良局顏寶鈴書院)、潘瑞笙(陳瑞祺(喇沙)書院) |
最佳辯題獎 |
佛教筏可紀念中學:That environment takes priority over property rights |
最佳進步獎 |
陳瑞祺(喇沙)書院、嘉諾撒聖方濟各書院 |
|
 |
星島全港校際辯論比賽上周舉行總決賽,逾二千名師生、家長及嘉賓出席欣賞賽事,場面熱鬧。 |
|
 |
亞軍趙聿修紀念中學。 |
|
 |
一眾嘉賓及得獎隊伍合照。 |
|
 |
華英中學師生大合照。 |
|
|